查看“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的源代码
←
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333333;">'''关于印发《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的通知'''</span></div> <br> <span style="color:#33333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监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公安厅(局)、民政厅(局)、司法厅(局)、卫生健康委、团委、妇联:</span>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为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及时有效惩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将《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察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span></div><br> <div style="text-align:right;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监察委员会 教育部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span></div> <div style="text-align:right;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span></div> <div style="text-align:right;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2020年5月7日</span> </div>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333333;">'''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span></div><br>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一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为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及时有效惩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二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是指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行使公权力的各类组织及法律规定的公职人员,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三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本意见所称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是指依法对未成年人负有教育、看护、医疗、救助、监护等特殊职责,或者虽不负有特殊职责但具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居(村)民委员会;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等教育机构及校车服务提供者;托儿所等托育服务机构;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诊所等医疗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旅店、宾馆等。</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四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本意见所称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情况包括:</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一)未成年人的生殖器官或隐私部位遭受或疑似遭受非正常损伤的;</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二)不满十四周岁的女性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性侵害、怀孕、流产的;</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三)十四周岁以上女性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性侵害所致怀孕、流产的;</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四)未成年人身体存在多处损伤、严重营养不良、意识不清,存在或疑似存在受到家庭暴力、欺凌、虐待、殴打或者被人麻醉等情形的;</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五)未成年人因自杀、自残、工伤、中毒、被人麻醉、殴打等非正常原因导致伤残、死亡情形的;</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六)未成年人被遗弃或长期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七)发现未成年人来源不明、失踪或者被拐卖、收买的;</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八)发现未成年人被组织乞讨的;</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九)其他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情形或未成年人正在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五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根据本意见规定情形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的,应按照主管行政机关要求报告备案。</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六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具备先期核实条件的相关单位、机构、组织及人员,可以对未成年人疑似遭受不法侵害的情况进行初步核实,并在报案或举报时将相关材料一并提交公安机关。</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七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收治遭受或疑似遭受人身、精神损害的未成年人时,应当保持高度警惕,按规定书写、记录和保存相关病历资料。</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八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公安机关接到疑似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报案或举报后,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案件初步情况,并制作笔录。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涉嫌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受案审查;涉嫌犯罪的,依法立案侦查。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九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公安机关侦查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及时、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对于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案件、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敏感案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办案中的协商、沟通与配合。</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报案人员或者单位调取指控犯罪所需要的处理记录、监控资料、证人证言等证据时,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积极予以协助配合,并按照有关规定全面提供。</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十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公安机关应当在受案或者立案后三日内向报案单位反馈案件进展,并在移送审查起诉前告知报案单位。</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十一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人民检察院应当切实加强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立案监督。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认为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立案。</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十二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未成年人需要保护救助的,应当委托或者联合民政部门或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对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实施必要的经济救助、医疗救治、心理干预、调查评估等保护措施。未成年被害人生活特别困难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启动司法救助。</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经教育仍不改正,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法依规予以惩处。</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公安机关、妇联、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发现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十三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及教育、民政、卫生健康等主管行政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违法窃取、泄露报告事项、报告受理情况以及报告人信息的,依法依规予以严惩。</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十四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相关单位、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注意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对于涉案未成年人身份、案情等信息资料予以严格保密,严禁通过互联网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传播。私自传播的,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或追究其刑事责任。</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十五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依法保障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强制报告责任,对根据规定报告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而引发的纠纷,报告人不予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对于干扰、阻碍报告的组织或个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十六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负有报告义务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报告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主管行政机关或者本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相关单位或者单位主管人员阻止工作人员报告的,予以从重处罚。</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十七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对于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长期不重视强制报告工作,不按规定落实强制报告制度要求的,根据其情节、后果等情况,监察委员会应当依法对相关单位和失职失责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的依法调查处理。</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十八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本意见的执行情况进行法律监督。对于工作中发现相关单位对本意见执行、监管不力的,可以通过发出检察建议书等方式进行监督纠正。</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十九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对于因及时报案使遭受侵害未成年人得到妥善保护、犯罪分子受到依法惩处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民政部门应及时向其主管部门反馈相关情况,单独或联合给予相关机构、人员奖励、表彰。</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二十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强制报告责任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在本部门职能范围内指导、督促责任单位严格落实本意见,并通过年度报告、不定期巡查等方式,对本意见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注重加强指导和培训,切实提高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和能力水平。</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二十一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各级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教育、民政、卫生健康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组织应当加强沟通交流,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及时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各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强制报告工作联系人,畅通联系渠道,加强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人民检察院负责联席会议制度日常工作安排。</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二十二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相关单位应加强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的政策和法治宣传,强化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与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争取理解与支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span></div> <div style="margin-left:0cm;margin-right:0cm;"><span style="color:#333333;">'''第二十三条'''</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试行。</span></div>
返回至
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网站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隐私政策
MediaWiki
政策法规查询
惠企助企政策
国家规章库
政策文件库
党纪法规库
财政部法规
行政法规库
人社部法规
教育部法规
民政部法规
自然资源法规
生态环境法规
农业农村法规
住建部规章库
交通运输法规
发改委文件库
司法解释〔法〕
司法解释〔检〕
法律文库查询
国家法律数据库
人民法院案例库
域外法律网站
法源法律网
植根法律网
裁判例検索
常用工具
TinyWow
ECharts
深言达意
Pixels图片
知识图谱
汉语反向词典
腾讯软件源
PDF转换工具
Harvard lib
免费企查平台
友情链接
簿录客
罪名网
刑辩君®
达观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