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大清律例/名例律上之一”的源代码
←
大清律例/名例律上之一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名例律上之一 [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體例也] 『律』1.00五刑 笞刑五[笞者擊也又訓為恥用小竹板]一十[折四板]二十[除零折五板]三十[除零折一十板]四十[除零折一十五板]五十[折二十板] 杖刑五[杖重於笞用大竹板]六十[除零折二十板]七十[除零折二十五板]八十[除零十扳]九十[除零折三]一百[折四十板] 徒刑五[徒者奴也蓋奴辱之]一年杖六十一十半杖七十二年杖八十二年半杖九十三年杖一百 流刑三[不忍刑殺流之遠方]二干里杖一百二千五百里杖一百三干里杖一百 死刑二[凡律中不註監候立決字樣者皆為立決凡例中不註監候立決字樣者皆為監候]絞斬[內外死罪人犯除應決不待時外餘俱監固候秋審朝審分別情實緩決矜疑奏請定奪] 條例 1.01 凡笞杖罪名折責概用竹板長五尺五寸小竹板大頭闊一寸五分小頭闊一寸重不過一斤半大竹板大頭闊二寸小頭闊一寸五分重不過二斤其強盜人命事件酌用來棍 1.02 夾棍中梃木長三尺四寸兩旁木各長三尺上圓下方圓頭各闊一寸八分方頭各闊二寸從下量至六寸處鑿成圓窩四箇面方各一寸六分深各七分拶指以五根圓木為之各長七寸徑圓各四分五釐[按此段言夾棍拶指之式也下段方言用夾棍之法]其應來人犯不得實供方來一次再不實供許再來一次用刑官有任意多用者該管上司不時察參儻有徇隱事發並交部議處 1.03 凡尋常枷號重二十五斤重枷重三十五斤枷面各長二尺五寸闊二尺四寸至監禁人犯止用細鍊不用長枷 1.04 凡民人犯軍流徒罪者俱至配所照應杖之數折責惟緣坐流罪不加杖 1.05 各省問刑衙門夾棍州縣呈明知府驗烙知府呈明按察司驗烙按察司呈明督撫驗烙其尺寸長短寬窄俱刻於中挺之上如有擅用未曾驗烙夾棍者以酷刑題參 1.06 每年正月六月俱停刑內外立決重犯俱監固俟二月初及七月立秋之後正法其五月內交六月節及立秋在六月內者亦停正法 1.07 每年於小滿後十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如立秋在六月內以七月初一日為止內外問刑衙門除竊盜及鬥毆傷人罪應杖笞人犯不淮減免其餘罪應杖責人犯各減一等遞行八折發落笞罪寬免如犯案審題在熱審之先而發落在熱審期內者亦照前減免儻審題雖在熱審期內而發落已逾熱審者概不准其減免至熱審期內監禁重犯令管獄官量加寬恤其枷號人犯俱暫行保釋俟立秋後再行照例減等補枷滿日發落 1.08 贖刑[五刑中俱有應贖之款附列於此以便引用] 納贖[無力依律決配有力照律納贖] 收贖[老幼廢疾天文生及婦人折杖照律收贖] 贖罪[官員正妻及例難的決並婦人有力者照律贖罪] 納贖 笞一十[銀二錢五分]笞五十[銀一兩二錢五分]杖六十[銀三兩]杖一百[銀五兩]徒一年[銀七兩五錢]流[二十兩] 收贖 笞一十[銀七釐五毫]笞五十[銀三分七釐五毫]杖六十[銀四分五釐]杖一百[銀七分五毫]徒一年[銀一錢五分]徒三年[銀三錢]流二千里[銀三錢七分五釐]三千里[銀四錢五分]絞斬[銀五錢二分五釐] 贖罪 笞一十[銀一錢]笞五十[銀五錢]笞六十[銀六錢]杖一百[銀一兩]徒一年[銀一兩七分五釐]徒三年[銀一兩二錢二分五釐]流一千里[銀一兩三錢]三千里[一兩三錢七分五釐]絞斬[銀一兩四錢五錢] 1.09 凡律例開明准納贖不准納贖者仍照舊遵行外其律例內未經開載者問刑官臨時詳審情罪應准納贖者聽其納贖不應准納贖者照律的決發落如承問官濫准納贖者交該部議處多取肥己者計贓科罪 1.10 各壇祠祭署奉祀祀丞神樂觀提點協律郎贊禮郎司樂等官並樂舞生及養牲官軍有犯姦盜詐偽失誤供祀並一應贓私罪名官及樂舞生罷黜軍革役仍照律發落若訐告詞訟及因人連累並一應公錯過誤犯罪者照律納贖 1.11 太常寺廚役但係訐告詞訟過誤犯罪及因人連累問該笞杖罪名者納贖仍送本寺著役徒罪以上及姦盜詐偽並有誤供祀等項不分輕重俱的決改撥光祿寺應役 1.12 凡官員有先參婪贓革職提問者如審無婪贓入己止擬因公那用因公科歛及坐贓致罪犯該杖一百者革職徒流軍罪依例決配如罪在杖一百以下者依文武官犯私罪律交部議處分別降罰其先經革職之處准予開復 1.13 僧道官有犯徑自提問及僧道有犯姦盜詐偽並一應贓私罪名責令還俗仍依律例科斷其公事失誤因人連累及過誤致罪者悉准納贖各還職為僧為道 1.14 婦女犯姦杖罪的決枷罪收贖 1.15 婦人有犯姦盜不孝者各依律決罰其餘有犯笞杖並徒流充軍雜犯死罪該決杖一百者與命婦官員正妻俱准納贖 1.16 生員不守學規好訟多事者俱斥革按律發落不准納贖 1.17 凡文武官犯罪本案革職其笞杖輕罪毋庸納贖若革職後另犯笞杖罪者照律納贖徒流軍遣依例發配有呈請贖罪者刑部核其情節分別准贖不准贖二項擬定奏明請旨不得以可否字樣雙請入奏其貪贓官役概不准納贖 1.18 凡進士舉人貢監生員及一切有頂戴官有犯笞杖輕罪照例納贖罪止杖一百者分別咨參除名所得杖罪免其發落徒流以上照例發配至生監犯罪除應杖一百及徒流以上並速議題案內無論笞杖堩於辦結後知照禮部外其尋常律應納贖之生監應否禠革開復會同禮部辦理 『律』2.00十惡 一曰謀反[謂謀危社稷] 二曰謀大逆[謂謀毀宗廟山陵及宮闕] 三曰謀叛[謂謀背本國潛從他國] 四曰惡逆[謂毆及謀殺祖父母父母夫之祖父母父母殺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及夫者] 五曰不道[謂殺一家非死罪三人及支解人若採生折割造畜蠱毒魘魅] 六曰大不敬[謂盜大祀神御之物乘輿服御物盜及偽造御寶合和御藥誤不依本方及封題鐠誤若造御膳誤犯食禁御幸舟船誤不堅固] 七曰不孝[謂告言咒罵祖父母父母夫之祖父母父母及祖父母父母在別籍異財若奉養有缺居父母喪身自嫁娶若作樂釋服從吉聞祖父母父母喪匿不舉哀稱祖父母父母死] 八曰不睦[謂謀殺及賣緦麻以上親毆告夫及大功以上尊長小功尊屬] 九曰不義[謂部民殺本屬知府知州知縣軍士殺本管官吏卒殺本部五品以上長官若殺見受業師及聞夫喪匿不舉哀若作樂釋服從吉及改嫁] 十曰內亂[謂姦小功以上親父祖妾及與和者] 『律』3.00八議 一曰議親[謂皇家袒免以上親及太皇太后皇太后緦麻以上親皇后小功以上親皇太子妃大功以上親] 二曰議故[謂皇家故舊之人素得侍見特蒙恩待日久者] 三曰議功[謂能斬將奪旗摧鋒萬里或率眾來歸安濟一時或開拓疆宇有大勳勞銘功太常者] 四曰議賢[謂有大德行之賢人君子其言行可以為法則者] 五曰議能[謂有大才業能整軍旅治政事為帝王之良輔佐者] 六曰議勤[謂有大將吏謹守官職早夜奉公或出使遠方經涉艱難有大勤勞者] 七曰議貴[謂爵一品及文武職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者] 八曰議賓[謂承先代之後為國賓者] 『律』4.00應議者犯罪 1凡八議者犯罪[開具所犯事情]實封奏聞取旨不許擅自勾問若奉旨推問者開具所犯[罪名]及應議之狀先奏請議議定[將議過緣由]奏聞取自上裁 2其犯十惡者[實封奏聞依律議擬]不用此律[十惡或專主謀反叛逆言非也蓋十惡之人悖倫逆天蔑理賊義乃王法所必誅故特表之以嚴其禁] 條例 4.01 三品以上大員革職拏問不得遽用刑夾有不得不刑訊之事請旨遵行 4.02 已革宗室之紅帶已革覺羅之紫帶除有犯習教等重情另行奏明辦理外其有犯尋常杖枷徒流軍及斬絞等罪交刑部照旗人例一體科斷應銷檔者免其銷檔仍准繫本身帶子 4.03 凡宗室覺羅除犯笞杖枷及初犯軍流徒或再犯徒罪或先經犯徒後犯流罪仍由宗人府照例分別折罰責打圈禁外如有二次犯流或一次犯徒一次犯軍或三次犯徒者堩擬實發盛京如二次犯徒一次犯流或一次犯流一次犯軍者堩擬實發吉林如二次犯軍或三次犯流或犯至遣戍之罪者堩擬實發黑龍江若宗室釀成命案按律應擬斬絞監候者宗人府會同刑部先行革去宗室頂戴照平人一律問擬斬絞分別實緩仍由宗人府進呈黃冊 4.04 凡宗室犯案到官該衙門先訊取大概情形罪在軍流以上者隨時具奏如在徒杖以下咨送宗人府會同刑部審明照例定擬罪應擬徒者歸入刑部按季彙題罪應笞杖者即照例完結堩毋庸具奏若到官時未經具奏之案審明後罪在軍流以上者仍奏明請旨 4.05 宗室緣事發遣遇赦減釋如係由盛京釋回者即令回京若由吉林黑龍江釋回者即令其在盛京移居宗室公所酌給房屋居住 4.06 宗室犯事到官無論承審者何官俱先將該宗室摘去頂戴與平民一體長跪聽審俟結案時如實係無干仍分別奏咨給還頂戴 4.07 凡宗室覺羅犯罪時繫黃紅帶者依宗室覺羅例辦理若繫藍帶及不繫帶者即照常人例治罪 4.08 凡宗室覺羅婦女出名具控案件除係呈送忤逆照例訊辦外其餘概不准理如有擅收照例參處儻實有07抑許令成丁弟兄子姪或母家至戚抱告無親丁者令其家人抱告官為審理如審係虛誣罪坐抱告之人若婦人自行出名刁控或令人抱告後復自行赴案逞刁及擬結後瀆控者無論所控曲直堩照違制律治罪有夫男者罪坐夫男無夫男者罪坐本身折罰錢糧 4.09 凡宗室覺羅人等告訐之案察其事不干己顯係詐騙不遂者所控事件立案不行仍將該原告咨送宗人府照違制律杖一百實行重責四十板如妄捏干己情由聳准迨提集人證質審仍係訛詐不遂串結捏控者將該原告先行摘去頂戴嚴行審訊並究追主使教誘之犯儻狡辯不承先行板責訊問審係控款虛誣罪應斬絞者照例請旨辦理其餘無論詐贓多寡已未入手但經商謀捏控不分首從俱實發吉林安置到配重責四十板主使教誘及助勢之犯無論軍民不分首從先行枷號三箇月滿日俱發近邊充軍旗人有犯銷除旗檔照民人一律辦理其或所控得實但審因串詐不遂捏情圖准者亦照此例定擬不得以事出有因量為援減 4.10 凡宗室有犯圈禁之罪者即行革去頂戴 4.11 宗室覺羅及王公有吸食鴉片煙者擬絞監候由宗人府會同刑部進呈黃冊 『律』5.00應議者之父祖有犯 1凡應八議者之祖父母父母妻及子孫犯罪實封奏聞取旨不許擅自勾問若奉旨推問者開具所犯及應議之狀先奏請議議定奏聞取自上裁 2若皇親國戚及功臣[八議之中親與功為最重]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姑兄弟姊妹女06兄弟之子若四品五品[文武]官之父母妻[未受封者]及應合襲廕子孫犯罪從有司依律追問議擬奏聞取自上裁[其始雖不必參提其終亦不許擅決猶有體恤之意焉] 3其犯十惡反逆緣坐及姦盜殺人受財枉法者[許徑斷決]不用此[取旨及奏裁之]律 4其餘親屬奴僕管莊佃甲倚勢虐害良民陵犯官府者[事發聽所在官司徑追提問]加常人罪一等[非倚勢而犯不得概行加等]止坐犯人[不必追究其本主]不在上請之律 5若各衙門追問之際占12不發者並聽當該官司實封奏聞區處[謂有人於本管衙門告發差人勾問其皇親國戚及功臣占12不發出官者並聽當該官司實封奏聞區處] 條例 5.01 凡滿洲蒙古漢軍綠營官員軍民人等有犯死罪除十惡侵盜錢糧枉法不枉法贓強盜放火發塚詐偽故出入人罪謀故殺各項重罪外其尋常鬥毆及非常赦所不原各項死罪察有父祖子孫陣亡者在內由刑部在外由該督撫於取供定罪後即移咨八旗兵部查取確實簡明事蹟聲敘入本於秋審時恭候欽定儻蒙聖恩優免一人一次後俱不准再行聲請 『律』6.00職官有犯 1凡在京在外大小官員有犯公私罪名所司開具事由實封奏聞請旨不許擅自勾問[指所犯事重者言若事輕傳問不在此限]若許准推問依律議擬奏聞區處仍候覆准方許判決 2若所屬官被本管上司非禮陵虐亦聽開具[陵虐]實蹟實封徑自奏陳[其被參後將原參上司列款首告者不准行仍治罪] 條例 6.01 各處大小土官有犯徒流以上依律科斷其杖罪以下交部議處 6.02 廕生有犯應提參處分者聽各衙門題參其文武生員犯該徒流以上等罪地方官一面詳請斥革一面即以到官之日扣限審訊不必俟學政批回始行究擬其情節本輕罪止戒飭者審明移會該學教官照例發落詳報學政查核貢監生有犯同 6.03 文職道府以上武職副將以上有犯公私罪名應審訊者仍照例題參奉到諭旨再行提訊其餘文武各員於題參之日即將應質人犯拘齊審究如督撫同駐省分一面具題一面行知應承審衙門即行提訊 6.04 凡參革發審之案查明被參之人如係同知遊擊以下等官遴委知府審理係道府副將等官遴委道員審理統令就近提齊款證秉公確訊其案內牽連被害之人無關輕重者該道府審明錄供之後即分別保釋止將重罪要犯帶至省內由司覆勘解院審擬完結 6.05 凡被參革職訊問之員審係無辜即以開復定擬不得稱已經革職無庸議題覆其原參重罪審虛尚有輕罪應以降級罰俸歸結者開復原職再按所犯分別降罰 6.06 盛京居住滿洲蒙古漢軍文武官員除因公詿誤獲罪者仍准本地方居住外若犯係侵盜虧欠錢糧及姦貪訛詐等事降革者堩連其家屬撥發各省滿洲駐防交該管官嚴加管束 『律』7.00文武官犯公罪[凡一應不係私己而因公事得罪者曰公罪] 凡內外大小文武官犯公罪該笞者一十罰俸一個月二十三十各遞加一月[二十罰二月三十罰四月]四十五十各遞加三月[四十罰六月五十罰九月]該杖者六十罰俸一年七十降一級八十降二級九十降三級俱留任一百降四級調用[如吏兵二部處分則例應降級革職戴罪留任者仍照例留任]吏典犯者笞杖決訖仍留役 條例 7.01 休職病故旗員未完罰俸銀兩無俸可扣者照外省官員之例概予免追如本身係世襲官職及休職有俸者仍照數扣抵 『律』8.00文武官犯私罪[凡不因公事己所自犯皆為私罪] 凡內外大小文官犯私罪該笞者一十罰俸兩箇月二十罰俸三箇月三十四十五十各遞加三月[三十罰六月四十罰九月五十罰一年]該杖者六十降一級七十降二級八十降三級九十降四級俱調用一百革職離任[犯贓不在此限]吏典犯者杖六十以上罷役 條例 8.01 凡外任各官遇有錢糧刑名事件應行革職者該督撫題參時即行摘印委員署理俟奉旨之日再行開缺若有奉旨寬宥者仍准復還原任
返回至
大清律例/名例律上之一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网站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隐私政策
MediaWiki
政策法规查询
惠企助企政策
国家规章库
政策文件库
党纪法规库
财政部法规
行政法规库
人社部法规
教育部法规
民政部法规
自然资源法规
生态环境法规
农业农村法规
住建部规章库
交通运输法规
发改委文件库
司法解释〔法〕
司法解释〔检〕
法律文库查询
国家法律数据库
人民法院案例库
域外法律网站
法源法律网
植根法律网
裁判例検索
常用工具
TinyWow
ECharts
深言达意
Pixels图片
知识图谱
汉语反向词典
腾讯软件源
PDF转换工具
Harvard lib
免费企查平台
友情链接
簿录客
罪名网
刑辩君®
达观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