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故唐律疏议/卷第八/卫禁/凡一十五条”的源代码
←
故唐律疏议/卷第八/卫禁/凡一十五条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big>'''故唐律疏议·卷第八·卫禁·凡一十五条'''</big> 76诸宿卫者,兵仗不得远身,违者杖六十;若辄离职掌,加一等;别处宿者,又加一等。主帅以上,各加二等。 【疏】议曰:兵仗者,谓横刀常带;其甲、矟、弓、箭之类,有时应执著者并不得远身,不应执带者常自近身。辄远身者,各杖六十。其职掌之处,依次坐立,辄离职掌,加一等,合杖七十。即于别处宿者,又加一等,合杖八十。「主帅以上,各加二等」,称主帅以上,谓队副以上,至大将军以下,兵仗远身杖八十,辄离职掌杖九十,别处宿者杖一百,是「各加二等」。 77诸行宫,外营门、次营门与宫门同,内营牙帐门与殿门同,御幕门与上合同。至御所,依上条。 【疏】议曰:「行宫」,谓车驾行幸及所至安置之处。外营门、次营门与宫门同,阑入者得徒二年。内营牙帐门与殿门同,阑入者得徒二年半。御幕门与上合同,阑入者绞。至御在所,依上条,合斩。自余诸犯,或以阑入论及应加减者,并同正宫殿之法。 78诸宫内外行夜,若有犯法,行夜主司不觉,减守卫者罪二等。 【疏】议曰:宫内外行夜,并置铺、持更,即是「守卫者」。又有探更、行更之人,此「行夜者」。若当探、行之处,有犯法者,行夜主司不觉,减守卫者罪二等,谓上条:「阑入及越垣,守卫不觉减二等。」注云:「守卫,谓持时专当者。」行夜主司不觉犯法,皆减此持时专当人罪二等。 79诸本条无犯庙、社及禁苑罪名者,庙减宫一等,社减庙一等,禁苑与社同。 【疏】议曰:阑入庙、社及禁苑,本条各有罪名。其不立罪名之处,谓「阑入至阈未逾」、「因入辄宿」之类,各随轻重,庙减宫一等,社减庙一等,禁苑与社同。 即向庙、社、禁苑射及放弹、投瓦石杀伤人者,各以斗杀伤论,至死者加役流。 【疏】议曰:庙、社及禁苑,非人射及放弹、投瓦石之所。若有辄向射及放弹、投瓦石杀伤人者,各依斗杀伤人罪法:若箭伤,徒二年;瞎一目,徒三年之类。至死者,唯处加役流。 即箭至队、仗若辟仗内者,绞。 【疏】议曰:驾行皆有队、仗,或辟仗而行。忽有人射箭至队、仗所及至辟仗内者,各得绞罪。 80诸于宫城门外,若皇城门守卫,以非应守卫人冒名自代及代之者,各徒一年; 【疏】议曰:谓宫城门外队仗,及傍城助铺所,及朱雀等门,所有守卫之处,以非应守卫人冒名自代及代之者,各得徒一年。 以应守卫人代者,各杖一百。京城门,各减一等。 【疏】议曰:谓以当色下直、非当上之人自代及代之者,各杖一百。京城门各减一等者,谓明德等诸门,以非应守卫人自代,〔一〕从一年徒上减一等;以应守卫人自代,从一百杖上减一等。 其在诸处守当者,〔二〕各又减二等。余犯应坐者,各减宿卫罪三等。 【疏】议曰:「其在诸处」,谓非皇城、京城等门,自余内外捉道守铺及别守当之处。相冒代者,各减京城二等:以非应守卫人自代及代之者,各杖八十;以应守卫人自代及代之者,各杖七十。「余犯应坐者」,谓冒代之外,〔三〕余犯或兵仗远身、辄离职掌及擅配割,或别驱使之类,本条应坐者,各减宿卫人罪三等。若逃走、违番,不在减例。 问曰:宿卫人以非应宿卫人冒名自代及代之者,入宫内,流三千里;殿内,绞。若未入宫、殿内事发,合得何罪? 答曰:以非应宿卫人自代,重于「阑入」之罪。若未至职掌之处,事发在宫、殿内,止依「阑入宫殿」而科。如未入宫门事发,律无正条,宜依「不应为重」,杖八十。其在宫外诸处冒代,未至职掌处,从「不应为轻」,笞四十。 81诸越州、镇、戍城及武库垣,徒一年;县城,杖九十;皆谓有门禁者。 【疏】议曰:诸州及镇、戍之所,各自有城。若越城及武库垣者,各合徒一年。越县城,杖九十。纵无城垣,篱栅亦是。注云:「皆谓有门禁者。」其州、镇、戍在城内安置,若不越城,直越州、镇垣者,止同下文「越官府廨垣」之罪。 越官府廨垣及坊市垣篱者,杖七十。侵坏者,亦如之。从沟渎内出入者,与越罪同。越而未过,减一等。余条未过,准此。 【疏】议曰:官府者,百司之称。所居之处,皆有廨垣。坊市者,谓京城及诸州、县等坊市。其廨院或垣或篱,辄越过者,各杖七十。侵,谓侵地;坏,谓坏城及廨宇垣篱:亦各同越罪,故云「亦如之」。 注:从沟渎内出入者,与越罪同。越而未过,减一等。余条未过,准此。 【疏】议曰:沟渎者,通水之渠。从此渠而入出,亦得越罪。「越而未过」,或在城及垣篱上,或在沟渎中间,未得过者。从「越州城」以下,各得减一等。余条未过准此者,谓越皇城、京城、宫殿垣及关、津应禁之处未过者,各得减罪一等。 即州、镇、关、戍城及武库等门,应闭忘误不下键,若应开毁管键而开者,各杖八十; 【疏】议曰:州、镇、关、戍城,武库,各有禁门。应闭,皆须下键。其忘误不下键,若应开毁管键而开者,各得杖八十。 错下键及不由钥而开者,杖六十。余门,各减二等。〔四〕 【疏】议曰:「错下键」,谓管键不相当者。「及不由钥而开者」,谓不用钥而开。各杖六十。「余门」,谓县及坊、市之类,官有门禁者。若应闭忘误不下键,应开毁管键而开,各杖六十;错下键及不由钥而开,各笞四十。故云「余门各减二等」。 若擅开闭者,各加越罪二等;即城主无故开闭者,与越罪同;未得开闭者,各减已开闭一等。余条未得开闭准此。 【疏】议曰:擅,谓非时而开闭者。州及镇、戍、武库门而有非时擅开闭者,加越罪二等,处徒二年。县城以下,擅开闭者,并加越罪二等。「城主无故开闭者」,〔五〕谓州、县、镇、戍等长官主执钥者,不依法式开闭,与越罪同。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亦同城主之法。州、镇、戍城门各徒一年,〔六〕自县城以下悉与越罪同。既云「城主无故开闭」,即是有故许开。若有警急驿使及制敕事速,非时至州、县者,城主验实,亦得依法为开。又依监门式:「京城每夕分街立铺,持更行夜。鼓声绝,则禁人行;晓鼓声动,即听行。若公使赍文牒者,听。其有婚嫁,亦听。」注云:「须得县牒。丧、病须相告赴,求访医药,赍本坊文牒者,亦听。」其应听行者,并得为开坊、市门。若有警急及收掩,虽州、县亦听非时而开。「未得开闭者」,谓未通人行者为未开,尚得人行者为未闭,各减已开闭一等。「余条」,谓宫殿门以下有门禁之类,未得开闭者,〔七〕皆准此减一等。 82诸私度关者,徒一年。越度者,加一等;不由门为越。〔八〕 【疏】议曰:水陆等关,两处各有门禁,行人来往皆有公文,谓驿使验符券,传送据递牒,军防、丁夫有总历,自余各请过所而度。若无公文,私从关门过,合徒一年。「越度者」,谓关不由门,津不由济而度者,徒一年半。 已至越所而未度者,减五等。谓已到官司应禁约之处。余条未度准此。 【疏】议曰:水陆关栈,两岸皆有防禁。越度之人已至官司防禁之所,未得度者,减越度五等,合杖七十。余条未度准此者,谓城及垣篱、缘边关塞有禁约之处,已至越所而未度者,皆减已越罪五等。若越度未过者,准上条「减一等」之例。 即被枉徒罪以上,抑屈不申及使人覆讫,不与理者,听于近关州、县具状申诉,所在官司即准状申尚书省,仍递送至京。若无徒以上罪而妄陈者,即以其罪罪之。官司抑而不送者,减所诉之罪二等。 【疏】议曰:关外有人,被官司枉断徒罪以上,其除、免之罪,本坐虽不合徒,亦同徒罪之法。「抑屈不申及使人覆讫,不与理者」,文称「及」者,使人未覆,亦听于近关州、县具状申诉。「所在官司」,谓近关州、县,即准状申尚书省,仍递送至京。若勘无徒以上罪而妄诉者,妄诉徒、流,还得徒、流;妄诉死罪,还得死罪;妄诉除、免,皆准比徒之法:〔九〕谓元无本罪而妄诉者。若实有犯,断有出入,而诉不平者,不当此坐。其应禁及散送,并依所诉之罪,准令递之。「若官司抑而不送者,减所诉之罪二等」,谓枉得死罪,官司不送,合徒三年之类。 83诸不应度关而给过所,取而度者,亦同。若冒名请过所而度者,各徒一年。 【疏】议曰:不应度关者,谓有征役番期及罪谴之类,皆不合辄给过所,而官司辄给;及身不合度关,而取过所度者;若冒他人名,请过所而度者:各徒一年。 即以过所与人及受而度者,亦准此。 【疏】议曰:以所请得过所而转与人,及受他人过所而承度者,亦徒一年。但律文皆云「度者得徒一年」,明知未度者不合徒坐。若关司未判过所以前,准「越关未度,各减五等」之例;若已判过所,未出关门,同未过:各减一等。其与过所人既因度成罪,前人未度,亦同减科。不应给过所而给者,不在减例。 若家人相冒,杖八十。主司及关司知情,各与同罪;不知情者,不坐。即将马越度、冒度及私度者,各减人二等;余畜,又减二等。家畜相冒者,不坐。 【疏】议曰:家人不限良贱,但一家之人,相冒而度者,杖八十。既无「各」字,〔一0〕被冒名者无罪。若冒度、私度、越度,事由家长处分,家长虽不行,亦独坐家长,此是「家人共犯,止坐尊长」之例。「主司」,谓给过所曹司及关司,知冒度之情,各同度人之罪。不知冒情,主司及关司俱不坐。将马越度、冒度、私度各减人二等者,越度杖一百,冒度、私度杖九十。余畜又减二等者,除马之外,应请过所者,并为「余畜」,越度杖八十,私度、冒度杖七十。其家畜相冒者,谓毛色、齿岁不同,相冒并不得罪也。 84诸关、津度人,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笞四十,一日加一等,罪止杖一百。 【疏】议曰:关,谓判过所之处。津,直度人,不判过所者。依令:「各依先后而度。」无故留难不度者,一日主司笞四十。「主司」,谓关、津之司。一日加一等,七日罪止杖一百。此谓非公使之人。若军务急速而留难不度,致稽废者,自从所稽废重论。 85诸私度有他罪重者,〔一一〕主司知情,以重者论;不知情者,依常律。 【疏】议曰:私度者,谓无过所,从关门私度,止徒一年。或有避死罪逃亡,别犯徒以上罪,是名「有他罪重」。关司知情者,以「故纵」罪论,各得所度人重罪。「不知情者依常律」,谓不知罪人别犯之情者,依常律「不觉故纵」之法。 86诸领人兵度关,而别人妄随度者,将领主司以关司论,关司不觉减将领者罪一等;知情者,各依故纵法。有过所者,关司自依常律;将领主司知情减关司故纵罪一等,不知情者不坐。 【疏】议曰:准令:「兵马出关者,依本司连写敕符勘度。入关者,据部领兵将文帐检入。」而别有人妄随度者,罪在领兵官司,故云「将领主司以关司论」。知情与同罪,不觉减二等。若知别有重罪,亦依重罪科之。关司不觉者,谓关司承将领者文簿,不觉别人随度者,减将领者罪一等,〔一二〕谓减度者罪三等。「知情者各依故纵法」,称「各」者,将领主司及关司俱得度人之罪。有过所者,关司判度,自依常律,不减将领主司之罪。若将领主司知情,减关司故纵罪一等;不知情者,不坐。 87诸赍禁物私度关者,坐赃论;赃轻者,从私造、私有法。 【疏】议曰:禁物者,谓禁兵器及诸禁物,并私家不应有者,私将度关,各计赃数,从「坐赃」科罪:十疋徒一年,十疋加一等,罪止徒三年。准赃轻者,从私造、私有法。擅兴律:「私有甲一领,弩三张,流二千里。矟一张,徒一年半。私造者,各加一等。」假令私将矟度关,平赃直绢三十疋,即从坐赃,科徒二年,不计矟为罪。将甲一领度关,从私有法,流二千里,即不计赃而断。 若私家之物,禁约不合度关而私度者,减三等。 【疏】议曰:依关市令:「锦、绫、罗、縠、紬、绵、绢、丝、布、牦牛尾、真珠、金、银、铁,并不得度西边、北边诸关及至缘边诸州兴易。」从锦、绫以下,并是私家应有。若将度西边、北边诸关,计赃减坐赃罪三等。其私家不应有,虽未度关,亦没官。私家应有之物,禁约不合度关,已下过所,关司捉获者,其物没官;若已度关及越度被人纠获,三分其物,二分赏捉人,一分入官。 88诸越度缘边关塞者,徒二年。共化外人私相交易,若取与者,一尺徒二年半,三疋加一等,十五疋加役流; 【疏】议曰:缘边关塞,以隔华、夷。其有越度此关塞者,得徒二年。以马越度,准上条「减人二等」,合徒一年。〔一三〕余畜又减二等,杖九十。但以缘边关塞,越罪故重。若从关门私度人、畜,各与余关罪同。若共化外蕃人私相交易,谓市买博易,或取蕃人之物及将物与蕃人,计赃一尺徒二年半,三疋加一等,十五疋加役流。 私与禁兵器者,绞;共为婚姻者,流二千里。未入、未成者,各减三等。即因使私有交易者,准盗论。 【疏】议曰:越度缘边关塞,将禁兵器私与化外人者,绞。共为婚姻者,流二千里。其化外人越度入境,与化内交易,得罪并与化内人越度、交易同,仍奏听敕。出入国境,非公使者不合,故但云「越度」,不言「私度」。若私度交易,得罪皆同。未入者,谓禁兵器未入,减死三等,得徒二年半。未成者,谓婚姻未成,减流三等,得徒二年。因使者,谓因公使入蕃,蕃人因使入国。私有交易者,谓市买博易,各计赃,准盗论,罪止流三千里。若私与禁兵器及为婚姻,律无别文,得罪并同「越度」、「私与禁兵器」、「共为婚姻」之罪。又,准别格:「诸蕃人所娶得汉妇女为妻妾,并不得将还蕃内。」又准主客式:「蕃客入朝,于在路不得与客交杂,亦不得令客与人言语。州、县官人若无事,亦不得与客相见。」即是国内官人、百姓,不得与客交关。私作婚姻,同上法。如是蕃人入朝听住之者,得娶妻妾,若将还蕃内,以违敕科之。 89诸缘边城戍,有外奸内入,谓非众成师旅者。内奸外出,而候望者不觉,徒一年半;主司,徒一年。谓内外奸人出入之路,关于候望者。 【疏】议曰:国境缘边。皆有城戍,式遏寇盗,预备不虞。其「有外奸内入」,谓蕃人为奸,或行间谍之类。注云:「谓非众成师旅者。」依周礼:「五百人为旅,二千五百人为师。」此谓小小奸寇抄掠者。若成师旅,自依擅兴律:「连接寇贼,被遣斥候,不觉贼来,徒三年。」有内奸外出者,谓国内人为奸,出向化外,或荒海之畔、幽险之中。候望之人,不觉有奸入出,合徒一年半。虽非候望者,但是城戍主司不觉,得徒一年。「谓内外奸人出入之路关于候望者」,目所堪见为关,谓在候望之内也。 其有奸人入出,力所不敌者,传告比近城戍。若不速告及告而稽留,不即共捕,致失奸寇者,罪亦如之。 【疏】议曰:其有奸人入出,所经城戍皆即捕之。若力所不敌者,即须传告比近城戍,令共捕逐。若不速告及告而稽留,不即共捕,致失奸寇者,并徒一年。 90诸烽候不警,令寇贼犯边;及应举烽燧而不举,应放多烽而放少烽者:各徒三年; 【疏】议曰:「烽候」,谓从缘边置烽,连于京邑,烽燧相应,以备非常。放烽多少,具在别式。候望不举,是名「不警」,若令蕃寇犯塞,外贼入边;及应举烽燧而不举,应放多烽而放少烽者:各徒三年。 若放烽已讫,而前烽不举,不即往告者,罪亦如之。以故陷败户口、军人、城戍者,绞。 【疏】议曰:依职方式:「放烽讫而前烽不举者,即差脚力往告之。」不即告者,亦徒三年。故云「亦如之」。「以故陷败」,谓从「烽候不警」及「应举烽燧而不举,或应放多烽而放少烽」,或「放烽讫而前烽不举,不即往告」等,以故陷败户口,或是军人及城戍者,各得绞罪。 即不应举烽燧而举,若应放少烽而放多烽,及绕烽二里内辄放烟火者,各徒一年。 【疏】议曰:依式:「望见烟尘,即举烽燧。」若无事故,是「不应举」;若应放少烽,而放多烽;及绕烽二里内,皆不得有烟火,谓昼放烟,夜放火者:自「不应举烽燧而举」以下三事,各徒一年。放烽多少,具在式文,其事隐秘,不可具引。如有犯者,临时据式科断。 校勘记 〔一〕以非应守卫人自代「以」原脱。按:本条律文作「以非应守卫人冒名自代及代之者」,今据补。 〔二〕其在诸处守当者「者」原脱,据至正本、文化本、岱本、宋刑统补。 〔三〕谓冒代之外「冒代」上原衍「非」字,据至正本、文化本、岱本、宋刑统删。 〔四〕余门各减二等「二」原讹「一」,据至正本、文化本、岱本、律附音义、宋刑统改。按:本条疏文亦作「余门各减二等」。 〔五〕无故开闭者按:自此五字至「行人来往」原为一页,其版刻特征与前述张跋指为「补配」之页同,当亦属补配者。 〔六〕州镇戍城门各徒一年「州」下原有「县」字。按:下文云「自县城以下悉与越罪同」,明县不当与州镇戍并列而科徒一年矣。「县」字衍,据至正本、岱本删。 〔七〕未得开闭者「得」原脱,据至正本、文化本、岱本、宋刑统补。按:本条律注即作「余条未得开闭准此」。 〔八〕越度者加一等不由门为越原作「越度者加一等注云不由门为越」。按:律注作大字与全书体例不合,今据至正本、文化本、岱本、律附音义删改。 〔九〕皆准比徒之法「比」原讹「此」,据至正本、文化本、岱本、宋刑统改。 〔一0〕既无各字「各」原讹「名」,据至正本、岱本、宋刑统改。 〔一一〕诸私度有他罪重者按:律附音义作「诸私度者有他罪重」。 〔一二〕减将领者罪一等「罪」原脱,据文化本补。按:本条律文即作「减将领者罪一等」。 〔一三〕合徒一年「一」原讹「二」,据至正本、文化本、岱本、宋刑统改。按:本条律云「越度缘边关塞者,徒二年」,此云「以马越度,准上条减人二等」,明当合徒一年。
返回至
故唐律疏议/卷第八/卫禁/凡一十五条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网站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隐私政策
MediaWiki
政策法规查询
惠企助企政策
国家规章库
政策文件库
党纪法规库
财政部法规
行政法规库
人社部法规
教育部法规
民政部法规
自然资源法规
生态环境法规
农业农村法规
住建部规章库
交通运输法规
发改委文件库
司法解释〔法〕
司法解释〔检〕
法律文库查询
国家法律数据库
人民法院案例库
域外法律网站
法源法律网
植根法律网
裁判例検索
常用工具
TinyWow
ECharts
深言达意
Pixels图片
知识图谱
汉语反向词典
腾讯软件源
PDF转换工具
Harvard lib
免费企查平台
友情链接
簿录客
罪名网
刑辩君®
达观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