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

来自律工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2002年施行)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的解释(2009年修正)
  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12年施行)
  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镇财政所所长是否适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批复(2000年施行)
  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合同制民警能否成为玩忽职守罪主体问题的批复(2000年施行)
  6.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属工人编制的乡(镇)工商所所长能否依照刑法第39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问题的批复(2000年施行)
  7.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1年施行)
  8.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工人等非监管机关在编监管人员私放在押人员行为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01年施行)
  9.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买卖尚未加盖印章的空白《边境证》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2年施行)
  1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企业事业单位的公安机构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渎职侵权犯罪主体问题的批复(2002年施行)
  11.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非司法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构成徇私枉法罪共犯问题的答复(2003年施行)
  12.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对海事局工作人员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4年施行)
  13.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如何认定问题的答复(2004年施行)
  1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施行)
  1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林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之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2007年施行)
  16.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违反经行政法规授权制定的规范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文件应否认定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问题的答复(2012年施行)